時間:2017-08-21 09:09:22 來源: 作者:
姜洪英展示“舊改”日記。 孫建一 攝 本報記者 陳 璟 亚慱体育app “這叫有圖有真相,干得好,我們就點贊,干得不合格,就聯系管理部門讓他們返工,想不承認都不行,我這都拍下來了,還記著時間、地點呢!”15日,記者在南關區鵬程社區順達小區見到“群眾義務監督員”姜洪英時,她正端著日記本對比察看小區改造中一項“問題”工程的整改情況。翻開姜洪英的日記本,每一頁都整整齊齊地貼著兩三排彩色照片,照片上方標有日期、配有說明,詳細記錄著小區改造以來每一天的建設情況。 姜洪英是一位有著33年黨齡的老黨員,作為舊城改造“群眾義務監督員”,她每天都會花兩三個小時到施工現場巡查、拍照、做記錄,監督施工質量。“政府下這么大力氣改善居民生活,可不能因為工程質量問題耽誤事兒!”姜洪英說,當“群眾義務監督員”就必須認真負責、客觀公正,她拍照片、寫日記,都是為了用事實說話,保證監督的公正性。 “這張照片是樓道刮大白時拍的,你看刮得多好,門縫這兒都溜齊。這張是安裝聲控燈時拍的,當時忘接電線了,燈根本不亮,跟施工方說完后,馬上就給接好了……”姜洪英目前拍攝了近300張“舊改”施工照片,涉及到的內容豐富多彩,從鉆孔打眼,到鋪設地下管線,都被她收錄到了日記里。 讓姜洪英記憶最深的一次巡查,發生在前些天下大雨的時候。盡管當時大雨傾盆,但她還是打起傘,像往常一樣到施工現場察看。這一看,還真看出了問題:12棟與13棟之間有條過道,下雨后大量積水,行人無法通行;一處工地地下管道施工后,地面回填不平,雨后形成了積水點,影響居民進出;施工用料過早進場,施工后的建筑垃圾清運不及時,被大雨一淋,附近路面成了大“泥塘”……姜洪英把這些問題逐項記錄下來,反映給社區網格長,最終一一被解決。 翻到最近幾天的記錄,姜洪英興奮地告訴記者,從近期的照片中已經可以看到改造成果了:鍋爐房院內原來像垃圾站一樣,如今已經變得干凈整潔;樓道內原本斑駁灰暗的墻面現在粉刷一新;原來樓道內的小燈泡變成了如今造型精美的聲控燈……雖然小區的舊城改造提升工程尚未完工,但親身感受到環境巨變的姜洪英和鄰居們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期待。 據了解,今年,南關區把三環路以內建成區劃分為75個街區納入舊城改造計劃。為確保工程質量,該區建立了群眾參與機制,組織居民學習施工管理等知識,請居民對施工進行全程監督。同時,聘請專業管理公司,帶著居民一起查驗施工材料合格證、施工材料臺賬等,實現雙重監督。 |
主辦單位:亞慱體育app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2626號 郵編:130041 |
電話:0431-88776826 傳真:0431-88776826 郵箱:ccdfz1@163.com |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不得復制 違者必究 互聯網信息備案:吉ICP備1300163 |